中国电力短缺现象或蔓延
莫迪表示,印方愿加强同中方在金砖国家框架下的合作,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为印中深化合作提供了更多机遇,印度愿积极参与上述银行的建设和合作项目。
日前,国务院印发《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出台十大举措进一步盘活沉睡的财政资金,包括对上年末财政存量资金规模较大的地区或部门,要适当压缩下年财政预算安排规模。虽然数额不大,但政府就是要调动起这2500亿元为地方财政拉响有钱不花的警报,提醒地方财政要将沉淀的资金流动起来。
业内分析认为,相比财政收入和财政存量来讲,2500亿元不算一个大数目,政府此举更多地是为了杀鸡儆猴,提醒各级财政要将沉睡的资金流动起来。盘活存量资金是个老问题,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也表示,只有预算管理制度和相关财务制度改革到位,才能扭转政府乱花钱或钱花不出去的局面,有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虽然地方和民间对于财政资金的需求量日益庞大,但现实情况却是僧多粥少。在他看来,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不到位,规划、项目变更等都可能导致存量资金沉淀。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说道。在他看来,这些科技型、创新型的小微企业发展前途巨大,但在创业伊始往往受困于资金短缺,在两创热情高涨的今天,运用财政资金推动新兴企业的发展也不失为一项目光长远的投资。积极创新方式方法,灵活采取贸易、投资、园区建设、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提高对外合作水平。
中国石油、中国电子、招商局集团、中国中车、中交集团和广西国资委等6家单位在会上交流了经验。张毅在讲话中还分析了当前中央企业抓改革、促发展、稳增长、强党建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强调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完成全年稳增长目标任务,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落实到位,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国资委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制定完善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环境。二是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增长空间不断拓展,尤其是在推动电力、轨道交通、建材等领域装备走出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批示指出: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新阶段下以开放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既有利于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也是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在更高层次上嵌入世界产业链条,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共赢之举。他指出,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领会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勇挑重担,主动作为,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创新为动力,将企业优势与国外需求相结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拓展发展新空间、打造增长新动力,为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要依法合规经营,强化监督管理,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切实防范风险。6月18日-19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推进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推进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及稳增长等工作。强化风险防控,确保稳健经营和资产安全。国资委领导张喜武、黄丹华、徐福顺、孟建民、强卫東、王文斌、刘强、阎晓峰出席会议。
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整体规划,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企业十三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与企业年度计划、境外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紧密衔接,充分发挥战略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夯实走出去的人才基础。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张毅也明确指出了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还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国际化程度偏低,核心竞争能力不强,风险防控体系不够完善,同业无序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等,对此要认真分析、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国务委员王勇作会议讲话。
中央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资源配置,国际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四是高度重视国际化经营风险管控,把境外业务作为内部管控的重点,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架构和制度流程,推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向境外延伸,境外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
狠抓质量品牌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央企良好形象。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毅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理批示和王勇国务委员讲话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中组部领导,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国资委巡视组组长,国资委总会计师、副秘书长,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地方国资委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王勇强调,中央企业要紧扣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优势,因国因业因企施策,有力有序推进走出去战略。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加强队伍建设。中央企业在走出去中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准确把握形势,主动抓住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发挥好骨干中坚作用。
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加强走出去战略谋划,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三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自主技术和品牌优势逐步形成,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带动了国内产业转型升级。
要模范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提升质量信用品牌服务,展现良好企业形象,赢得所在地政府、合作方及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尊重,为中央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加快全球市场布局,境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张毅指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经济深刻调整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希望同志们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善于抓住和对接当地需求,坚持创新合作模式,坚持市场导向和商业运作原则,更加注重质量信用品牌服务提升,更加注重装备标准技术管理同进,更加注重自身发展与造福当地并重,推动形成优进优出格局,促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我国发展增添新动能、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要创新方式方法,加大联合出海力度,推动高效产能合作,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实现合作共赢。张毅在讲话中回顾总结了中央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截至2014年底,共有107家中央企业在境外设立了8515家分支机构,分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要模范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提升质量信用品牌服务,展现良好企业形象,赢得所在地政府、合作方及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尊重,为中央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环境。
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四是高度重视国际化经营风险管控,把境外业务作为内部管控的重点,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架构和制度流程,推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向境外延伸,境外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
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加强走出去战略谋划,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额约占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70%,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约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总额的60%。
二是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增长空间不断拓展,尤其是在推动电力、轨道交通、建材等领域装备走出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中国石油、中国电子、招商局集团、中国中车、中交集团和广西国资委等6家单位在会上交流了经验。
国资委领导张喜武、黄丹华、徐福顺、孟建民、强卫東、王文斌、刘强、阎晓峰出席会议。张毅指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经济深刻调整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中国装备走出去初见成效,取得积极进展,央企立足自身,主动作为,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在其中发挥了领头羊、主力军作用,为国内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合作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促进提升了我国国际竞争力,有效拓展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成绩应予充分肯定。国资委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制定完善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环境。
他指出,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领会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勇挑重担,主动作为,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创新为动力,将企业优势与国外需求相结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拓展发展新空间、打造增长新动力,为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中组部领导,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国资委巡视组组长,国资委总会计师、副秘书长,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地方国资委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中央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资源配置,国际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加快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夯实走出去的人才基础。
要依法合规经营,强化监督管理,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切实防范风险。强化风险防控,确保稳健经营和资产安全。